新闻资讯
随着政策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资金的双重加持,“中国芯”强势崛起,近年来,国产芯片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而寒武纪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华为发布全球首款AI芯片麒麟970,更是让“中国芯”引发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量子计算机被视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引擎,布局未来,集成电路竞争步入量子级时代,在量子通信领域后发先至的中国,或可打造更强劲的“中国芯”。
政策资金加持“中国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所制定的十大重点突破发展领域中排在首位,而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未来通信、计算机、汽车、工业等行业升级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要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集成电路国产化是必由之路。
集成电路国产化政策支持不断加码。面向“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的纲领性文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吹响了芯片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号角。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
资本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2014年9月,以振兴国产芯片为己任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又称大基金)发起成立。大基金初定规模1200亿元,实际筹资近1400亿元。各地设立子基金意愿强烈,北京、武汉、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相继设立产业基金,2016年年底已宣布成立的地方基金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自成立以来,大基金先后大手笔投资紫光、中兴通讯等国内龙头企业,累计投资额达数百亿元。
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中国芯”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7.6%,领跑电子信息制造业。据报道,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产值首超1000亿元大关,达到1126.9亿元;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规模达571亿元。预计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高速发展。据赛迪智库预测,到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中国芯”初尝硕果
经过几年发展,中国“缺芯之痛”正在迅速改变,“中国芯”在全球芯片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今年6月发布的国际超级计算机排名中,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夺冠,而铸就其冠军之尊的是地道的“中国芯”。这块小小的薄片上,集成了260个运算中心,数十亿晶体管,其单芯片计算能力相当于3台2000年世界顶级超算。此外,中国还拥有龙芯、海思、展讯等一批知名芯片公司和优秀产品,其中,华为海思推出的麒麟处理器已跻身全球顶级手机芯片行列。
背靠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等市场,中国芯的崛起引起全球市场高度关注。8月18日,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全球AI芯片界首个“独角兽”初创公司,其战略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联想、科大讯飞等。9月2日,华为在2017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发布全球首款移动端AI芯片——处理器麒麟970,这也是第一款集成了深度学习模块的AI手机芯片,提振了投资者对“中国芯”的信心。
随着“中国芯”力量的日益强大,中国将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的重要一极。战略咨询公司贝恩称,未来10年,中国将在芯片行业投入1080亿美元,彼时,全球芯片制造占有率不足10%的中国将有可能颠覆未来芯片产业。甚至有观点表示,按照目前发展速度来看,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会垄断绝大部分的全球市场。
量子“中国芯”可期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没有高端芯片就没有真正的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尽管我国芯片产业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总体而言,依然缺乏高端芯片产品。据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逾3425亿块,金额超2270亿美元,接近于同期原油进口额的两倍,而集成电路出口额约为614亿美元,存在很大逆差。
量子信息被业界公认是对未来世界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技术,业内专家普遍相信,量子通讯技术比任何目前我们已知的信息中继系统,都要更为安全。随着量子位大战的启幕,未来,集成电路竞争也将步入量子级时代。
眼下,科技巨头都在紧锣密鼓研发量子芯片。谷歌于今年4月展示了关于9个量子位计算芯片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尖端研究,从而在今年底打破量子计算的某些记录。IBM今年5月展示了首个包含17个量子位的芯片。英特尔近日发布了包含17个量子位的超导测试芯片,并交付给合作伙伴对该款量子芯片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目前,各大科技公司的研究员都在开发包含50个量子位的芯片。
在“量子霸权”即将到来的时代,“中国芯”不能掉队。10月11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联合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这是全球首个上线投用的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实际上,我国在量子通信的科研水平处于世界前言:2013年以来,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先后开发出单量子比特、双量子比特半导体芯片和6量子比特超导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去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今年9月12日,中国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通过技术验收;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在国内量子通信领域的发展方面,潘建伟、彭承志等一大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团队可谓成绩斐然。
期待量子通信技术赋予“中国芯”和集成电路产业更多爬坡过坎的能量,让“中国芯”在全球市场占有更多话语权。